国际关系学院“百年沧桑话圆明”名师思想引领讲座顺利开展

作者: 时间:2024-12-21 点击数:

2024年12月18日,国际关系学院“筑梦引航”大学生思想引领德育工作室“百年沧桑话圆明”名师思想引领讲座于逸夫楼30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生部研究员蔡镝老师主讲,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效民主持,党总支组织员、德育工作室负责人钱梦婷和辅导员褚静璇出席,国际关系学院80余名学生参加。

首先,蔡镝老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阐述了圆明园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作,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后,蔡镝老师分别对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绮春园进行了生动细致的介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三园的历史文化底蕴,重现历史中圆明园建筑、文物、景观的栩栩如生的轮廓,感悟圆明园之美,蔡老师依托自身深厚的知识底蕴和资源,在讲解时展示了众多画作、文物图片等珍贵资料,为同学们呈现了生动形象的一课。

接着,蔡老师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示了诸多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并讲述了列强劫掠前后圆明园的变迁。从昔日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到如今荒芜破败的残垣断壁,这种巨变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历史的反思。在深深的触动之中,此次讲座进入了尾声。

讲座最后,张效民书记进行总结。他引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他强调,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文明宝贵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新时代外语学子和外交学子,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长远的使命,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铸魂增智育新人,启智润心扬国粹。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圆明园的辉煌文化和历史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学子在传承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方面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北外学子应当以语言为桥梁,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积极作为,为传承与弘扬圆明园文化、推动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贡献青春力量。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