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大创计划”中期评审会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举行。共有6组项目参与本次答辩,包括1项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以及4项校级项目。本次答辩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效民、党总支副书记彭澍和组织员钱梦婷担任评委,会议由辅导员褚静璇主持。
“多语宣讲中国“双碳”实践——以‘一带一路’代表国家伊朗、印尼和俄罗斯为例”项目通过多语言视频制作和专家访谈,将中国在“双碳”目标实施中的具体实践经验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自然悦’非遗甄选电商有限公司”项目依托小程序平台,为非遗厂家提供一站式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提高消费者对非遗的认知和兴趣,通过新型电商模式助力非遗产品推广。
“‘一带一路’舆论非议应对机制优化路径探析——以‘债务陷阱’论为例”项目基于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和中国应对外部舆论非议的传播实践,分析“债务陷阱”的话语建构,揭示其中的问题与短板,发掘应对乏力背后的根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以北外国际组织学院为例,访谈从高校成功走出的国际组织人才,并结合扎根理论分析访谈内容。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以欧洲为例”项目以中国茶文化作为小切口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实践、困境和重大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问卷、数据分析等形式讲好“一杯中国茶”的茶文化故事。
“生命的故事——‘命’女性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赋能项目”关注现代社会生态中女性的个体价值与中欧跨文化体验,通过沙龙、工作坊、巡展等方式,推动少数民族女性文化传播。
各位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展、存在的问题与下一阶段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评审专家从专业角度为各个项目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以助力项目进一步推进和成果落地。
本次中期答辩会为诸位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国际关系学院对“大创计划”的申报与培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及竞赛,锻炼自身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