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国际论坛》编辑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四层会议室举办“国际秩序加速演进与当前中国的外交战略选择”学术研讨会。70余名师生参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12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发言。
《国际论坛》副主编、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洲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从说明了确定本次研讨会主题的背景和考虑因素。《国际论坛》主编孙有中教授、北外科研处处长张天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孙有中教授指出,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全球文化、新兴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新态势,同时,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召开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还介绍了《国际论坛》近年来的发展和坚持创新理念,开办特色栏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对《国际论坛》及北外学术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




张天伟教授首先代表学校科研处对本次研讨会表示支持,也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还结合“北外特色”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文迎来拓展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性机遇,应制定并实施面向未来的关键语言战略,依托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加快开展多学科、多场景的语言政策研究,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和咨政建言水平,构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语言资源管理与语言运用能力,为国家发展持续贡献语言学人的智慧。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研讨分为三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由北外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教授分析了当前国际秩序变革的新特点与新态势;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教授围绕二战后国际秩序演进做了系统性论述;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教授结合与访美交流的感知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与中国的对美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刁大明教授解析特朗普2.0的新变化与近期中美关系走向;北外科研处处长,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张天伟教授就国际语言秩序的演变及其与国际体系的相互影响展开主旨发言。




主题研讨第二时段由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进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做题为“在国际秩序加速演变中确定中国的外交战略”的精彩演讲;北外区域国别研究院崔洪建教授以“自主力量还是大国博弈竞技场——欧洲在国际秩序演进中的角色、应对及前景”为题做主旨发言;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任晓教授讲述“战后80周年之际美国在塑造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与中国的外交战略选择”;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概括分析了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和美国研究。



主题研讨第三时段由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颖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倪峰教授深入分析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执政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教授剖析了特朗普关税战与中国周边秩序的重组;外交学院特聘教授张胜军围绕“百年变局下的国际体系转型与国际秩序重构”发言。



会议各时段主旨发言完毕后,参会师生与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国际论坛》副主编、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洲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他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指出在当前国际秩序加速演进的形势下,本次学术会议的举办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元的视角。张志洲教授感谢与会专家对北外《国际论坛》学术期刊的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加强多渠道、多层次的学术交流。
《国际论坛》编辑部
2025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