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周一)15:00-17:00,北外国关前沿沙龙第三期活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综合楼举行。本次沙龙主题是:中日和解的政治学——以宽容和记忆为中心。本次沙龙由王广涛(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主讲、尹继武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持,并邀请顾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和杨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两位老师作为评议人。此外,非常荣幸邀请到北外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参加此次沙龙。本次沙龙吸引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三十多名师生前来参加。
尹继武老师首先介绍了王广涛博士的基本情况。王广涛是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日关系、日本政治与外交以及东亚国际关系思想史等。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後获得教育部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奖学金赴日本名古屋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在《国际政治科学》、《法政论集》(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学刊》等发表中日文学术论文多篇,另外译著有《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日本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以及时政评论多篇。
接下来,王广涛博士基于博士论文《中日和解的政治学——以宽容和记忆为中心》(拟)为大家做主题报告。论文所围绕的问题是:中日实现和解了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换言之我们有没有一种可能的方式实现和解呢?目前关于和解特别是与中日和解有关的先行文献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1)比较案例研究,如中日与德法之比较等;2)具体议程研究,如战争赔偿、历史教科书等。但上述研究方法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将案例限定在中日两国,从中选择两个(战争赔偿、南京大屠杀)案例进行中日间的比较,即分别从中国和日本两方对同一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论文采取的理论框架是:1)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接下来,对和解的相关概念界定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取“宽容”和“记忆”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详细论述。同时对中日关系和解过程中“宽容”和“记忆”所应起到的作用进行论述,即中国和日本如何理解宽容和实践宽容、中国和日本如何记忆和忘却,以及双方间的互动。本论文特别强调国内政治因素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中日关系难以达成和解的症结所在。
王广涛博士提出,宽容具有双向性,中国对日宽容是有前提的,即日本要对华友好;而对于中国的宽容,日本应做出相关表示,如忏悔、反省、道歉、谢罪以及赔偿。王广涛博士强调,对于纷争当事国来说,加害国想要忘却的东西,恰恰是受害国无论如何都无法忘却的;而加害国进行纪念的好的东西,恰恰是受害国伤痛的来源,最终造成两者主张站在两条并行线上,没有交集。王广涛博士认为,当前日本最大的问题不是选择性忘却和选择性记忆的问题,而是对历史事实的“否认”,这也是当今日本右翼思想的心理。
最后,王广涛博士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宽容但是不忘却,然而日本认为中国不宽容也不忘却。对于日本而言,他们认为已经进行了足够的反省和道歉,并在此基础上忘却。但是中国并不认为日本进行了足够的反省和真诚的道歉,而是有意图地忘却。中日两国间难以达成和解的原因中,从单纯的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不能否定两国民族主义的因素,但1980年代以后中日之间摩擦的增加大多与日方的主动挑衅有深刻关联。对于如何实现和解,可以从宽容、记忆同和解的关系着手。
王广涛博士主题发言完毕,顾杭、杨毅两位评议人和李永辉教授进行评议。顾杭老师提出几点建议:1)作为论文的两个核心概念的“宽容”和“记忆”,两者间的关系可进一步研究,如:中日间达成记忆的共识是实现宽容的基础?抑或宽容之后才能达成记忆共识?2)目前学术界从情感路径研究历史、政治议题越来越多,而研究中日和解是否可加上“情感”分析因素?杨毅老师认为,中日和解是个现实性极强的议题,而强调国内政治因素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个很好的视角。杨毅老师认为,中国语境下和日本语境下对于“和解”的理解和视角不同,对和解共识的达成造成一定障碍,而这种理解和视角的不同,也正是与两国国内政治因素有着紧密联系的。此外,对于记忆与宽恕的理解也应当建立在对这场战争认识的一致与共识的基础上,这实际上也是和解共识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
李永辉教授提出,其一,需要重视这一问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孔子的“以直报怨”的观念应该成为一个基本的原则。应在厘清事实和追求正义的基础上现实和解。其二,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不宜过于强调主观的观念的意义,而应该在事实、观念和本体三个层面上来理解。其三,中日关系具有特殊性,干扰因素比较多,应充分意识到这些因素,尽量做到客观理性。其四,国共两党和海峡两岸在相关问题上既有政治立场上的差异,也有文化取向上的不同。
此外,王广涛博士与同学们还就论文的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宽容的可逆性、记忆和宽容的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最后,尹继武老师对本次沙龙做简短的总结,总结了王广涛博士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该论文的进一步完善,在概念界定和类型化、文献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他再次对王广涛博士及各位与会师生表示感谢。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国际关系学院谢仁宁供稿;祁一方供图)